雨花集 第四集

 

學佛三要

 

學佛之道,簡單非常。有所謂頓漸二法,其實法無頓漸。智者一聽便悟,故曰頓。愚者要多次提示,始能入心,名為漸。其實是二而一,一而二。

 

照老衲之見,學佛有三要。如欲明心,一定要依此三要行事:第一要無念,第二要無住,第三要無相。所謂無,並不是要你捨棄,而是要你作不存之想。故應以無念為本,無相為體,無住為根。

 

有念來時,但作幻念,不存於心,心便乾淨,就可明心。至於無相,相無實體,變幻無常,不應放在心內,而生非非之想。又無住就是前念不思,後念莫量,如此就可空此一切。否則前念今念後念,念念不忘,心中一定成了死結,一定念念貪瞋痴。試問如何了結這許多煩惱緣!

 

至於相字,更多煩惱。如果對相字不能打破,起了分別心,自己便思量分別:此乃善人,此乃惡人。就憑此點作了種種念頭,則煩惱隨來。須知為善為惡,事前實難鑑定。或者把善人看作惡人,被誣者當有懷恨之處,後果不堪設想。又譬如你見著一個橙,你起了分別心,這個甜,這個酸,日夕念念不忘,生起妄心,便如何得安?心如何得淨?此怎能明心?更如何見性?

 


無常  

 

諸行無常

 

宇宙是靠運行不息,來維持其本體。因此遷移流轉,永不停頓。可知世上一切事物,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動中。所以佛說:「諸行無常」。

學佛人士必先透徹無常之理,方可啟發智慧。深知世上一切無常,無一可戀,然後才可免除一切慾念。

人生數十年,經歷幾許事物變遷,看過多少陰晴圓缺,見過幾許盛衰離合,本該早悟無常。明白世間無一永遠不變的事物,就可很清楚知道:甚麼財物,甚麼環境,都要順行,故無爭取之心。樂得一個心平無礙之境界,久之自可入空門,何來煩惱?何來瞋怨?正所謂世局如棋,有何必斤斤計較?

金剛經的四句偈:「一切有為法,如幻夢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信然!

 

無常經

佛祖曾就無常意義,講述無常經。指出俗世諸子,對塵世事物,莫不愛戀,只有三法為世所厭。此三法就是老、病、死。但厭者自厭,總無法避得過老病死之階段。佛祖特就此點激勵學佛人士,俾知無常意義。世事不足戀,不足爭,更不足留。得來如是,捨去如是,無縈於心,無掛於懷,如此則可達心平境界。

無常經之偈頌,應經常誦念,今時修無常,勝過往生受經萬場也。偈頌:

生者皆歸死,容顏盡變衰,強力病所侵,

無能免斯者。假使妙高山,劫盡皆壞散。

大海深無底,亦復皆枯竭。大地及日月,

時至皆歸盡。未曾有一事,不被無常吞。

上至非常處,下至轉輪王,七寶鎮隨身,

千子常圍繞,如其壽命盡,須叟不暫停。

還漂死海中,隨緣受眾苦,循環三界內,

猶如汲井輪。亦如蠶作繭,吐絲還自纏。

無上諸世尊,獨覺聲聞眾,尚捨無常身,

何況于凡夫?父母及妻子,兄弟並眷屬,

目觀生死隔,云何不愁歎?是故勸諸人,

諦聽真實法。共捨無常處,當行不死門。

佛法如甘露,除熱得清涼,一心應善聽,

能滅諸煩惱。

 


了生死 

生從何來死從何去

了生死者,就是了了分明生從何來?了了分明死從何去?

生從何來?生從慾來。人乃慾身所成,故有所謂「無慾不成俗」之說。

至於死從何去?則一定要自己主宰。首求不入輪迴,不再受生。如不能逃避輪迴,則要自己選擇再投生人道,選擇生於有佛法可聞之世界,選擇積善之家,選擇來生父母。如此則可望在來世再勤修佛法。此乃謂之了生死。

世人欲不入輪迴,必先斷除見思二惑,使內無執著,外無執相,空其所空,不著不執。然後始能順理成章,在中陰身之階段逃避輪迴。所謂空其所空,忘其有相,以空應空,以無應無。方能將自性尋回,來去自由,不執不破。語云:「來者自來,去者自去,無相無執,心無宿物,自可如如」。如此就能逃出輪迴之一關。苟無此成就,則難成正果。死後必再在三界中輪迴受生。

 

中陰身

人死後,因生前所作之善業或惡業,在第八識(阿賴耶識)中,依其業力之牽引,又再在六道中輪迴受生。在死後至受生前之一階段,就叫中陰身。

中陰身分三個時期:()終命中有,()實相中有,()投胎中有。

一個人在臨終的一剎那,就叫「終命中有」。此時神魂飄蕩,不由自主,五官似閉塞,不聞不見。但又非失去知覺,似知而不知,似覺而不覺。在靜靜感覺中,身體如浸在冷水內,又如自身為水所溶解,但並不覺痛苦。此時好像空無所有,而感覺風力很大,吹著自己忽東忽西,忽上忽落,雖出盡氣力亦不能把持。如是者經過三日,忽見一人,十足自己一樣,臥在床上,然後始知自己辭世,耳畔亦聞哭聲。此時意欲還陽,但不可能。在惶惑中又過四日,合共七天,忽見諸神諸怪,都來向自己出現。此時已到「實相中有」。

在實相中有時期,切要注意,所有善相化身,惡相化身,甚而冥王夜差,地獄刑具等審判形象,一切皆是化相,勿當其有,勿生恐怖。一心觀想任何一佛,絲毫不可放鬆,發揮自己定力。因為在實相中有時,一切化相,並非諸神諸尊之化相,乃是本人自心唯識之幻化,一切都是幻相。明白其中究竟,當可不生恐怖,有助定力之產生。在此時期最難支持者,就是審判。所謂審判,在表面則是冥王之審判,其實就是自我審判,唯識之審判。生前善惡,無一漏網,而自己審自己,最公平最清楚。如果生前作惡,到了此時,自生於心,所謂問心有愧,如何能支持自己不生恐怖?此時唯有應自知其過,立願悔改,刑具在前,如看不見,勿生恐怖。一心觀想諸佛,自能出此審判之魔境。

審判過後,有善相諸尊,惡相諸尊向你招引,或作獸身,或作怒容,更有作恐怖現相來接引亡者。此時你如果智力定呆,不生疑慮,奔向光明,便可得度。如定力不足,業力深重者,見光生畏,不肯投入,反而歡喜暗處。如是投入,必再輪迴。此時已到「投胎中有」。

在七七四十九日過後,如未得度,必須入胎。此時要懂得「閉胎門」之法。在將入胎時,必先見有雙身佛相,作男女交合狀。此時偶一動念,便即入胎。所以人乃慾身所成,就是此理。生從何來?乃由慾來,當可了了。故一見雙身佛相,切不可動念,更不可生瞋。只要明白此乃幻相,一心觀想任何一佛,或觀想觀自在菩薩,則胎門必閉,可以得度而不入輪迴。萬一在緊急關頭,身而入胎,則輪迴難免。此時惟有施行「擇胎法」。因既定輪迴,必須投胎,只有選擇來生父母,避免投入其他惡道。擇胎之法,必先明白各道種種境象,然後才能擇道而行。但最主要者,心中時時觀想佛尊,方有定力去選擇也。

六道之境象,概如下述:

()前面現有金殿,鮮花如錦,微香如鼻,此乃天道。此間不知佛法,福報一盡又要輪迴,不能投入。(所謂投入,就是向此而行。)

()如現森林密佈,眾人來往跳走不休,此乃阿修羅道。不可投入。

()忽現山巖洞穴,黑暗無光,此乃地獄道。萬忽投入。

()或現荒涼平原,罕有人跡,草枯木落,此乃餓鬼道,更不可投入。

()如見巖谷深幽,如煙如霧,眾人所穿,盡皆美麗非常,裝朿入時,此乃畜生道,又不可投入。

()若見房屋櫛比,道路整齊,人畜怡怡,安閒不忙者,此乃人道,可以投入。

既明六道種種境象,應選人道,然人道又要選洲,今再述選洲之法:

()如見湖邊樹木茂盛,人畜眾多,水起波浪,此乃東勝神州。此間無佛法,不可往。

()如見湖水黃濁,樹短不高,此乃西牛賀洲。仍無佛法,不可往。

()如見高山峻嶺,寸草不生,道路崎嶇,此乃北俱廬洲。又無佛法,不可往。

()如見宮殿黌府,車馬絡驛,此乃南贍部洲。即各位現在所居之世界。有佛法可聞,必駐足此。

道既擇,洲已選,已算有定力。但仍須選擇來生父母。到了南贍部洲,必須昂頭觀看,見有光圈在屋頂之上,隱隱聞有鐘聲者,此乃積善之家,可奔身投入。奔時宜用力直撞,則可免逆產之苦。

總之,在中陰身時,應謹記下列三要點:

第一:所見一切,皆為幻相,並非實有,不可恐怖。一心觀想諸佛,可增定力。

第二:未入胎門時,見雙身佛不可動念,自不入胎。如不入胎,可免輪迴,不受輪迴,可以究竟。

第三:在入究竟時,必先經過三絕壁,然後才可登佛國。所謂三絕壁是貪瞋痴三毒所成。三絕壁非常難過,但我們有優厚條件。因為康濟園在半山,有了中站,可以歇腳,始終可以攀過也。

 

臨終三要

人之將終,心神彷彿意志迷亂。加以四大分離,痛苦莫告。此時心猶戀戀,故最容易生瞋動怒。苟有此情,難於歸佛。神飄魄蕩,無所引憑,故難得近佛,甚至不能超生。為人子者,於父母將終之時,首宜歡顏侍候,忽使其生瞋為第一要。

第二要戒哭泣,因哭聲使臨終者聞之,引起愁緒,幻念前事,自生一種戀戀不願行之念,易致觸犯一切。

第三要盡量給予所需。欲食何物,務必達彼目的,以息心願。則可免在第八識中,存有不足的印象,引致來生生出許多貪念也。

三要之中,臨終者及侍奉者都要謹守,不可大意。昔清朝某帝虔心向佛,功德甚大,可登極樂。惜於臨終時,侍娥撐扇為彼生涼,不慎將扇誤觸其面,帝因此由腦生瞋,致前功盡廢,不能抵達彼岸。以一刻時間而未能得度,非常可惜,為人子女者其監諸!

 


如來十力

學佛,就是依照佛祖所行所悟之各種途徑,而去步佛祖所經之路而行,則必可達到佛國。

如來十力是佛祖所得所成之有效方法。亦即佛祖所修成之一切種智。我們欲達究竟,必先能知十力,然後始有成就。

第一力:知是處非處之智力

處,就是道理之義,知是處就是知道合乎道理之事。非處就是不合道理之事。意義就是佛徒應知事事物物是否合情合理,方不致誤入迷途。許許多多的佛徒,只知誦經,不問其意旨何在,不明其含義何居,經文所載意旨焦點,全不理會。甚而只知其音,不解其義,故不能精進受益。因此,十力之首,就要你們知是處。

第二力:知三世業障智力

前世今世後世之業障如何?定要明白。佛經俱舍論云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後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很多人不知此理,在今世中受了苦難,只知怨天尤人。更有甚者,居然動氣說:「我今生做了不少善事,發了不少慈悲心願,何以向無好報?」實不知今生所受,乃前生業因。如果信佛人士不明白散世因果,心如何能平?心不平,波濤起伏怎能靜止!

第三力: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

信佛求解脫,但我們必先知諸禪解脫之方。究竟諸禪如何解脫?基本身煩惱能否達到不生不滅之境界?此亦須清楚知道,方能成佛。

第四力:知本根之勝劣智力

人之根源,有勝有劣,更有所謂劣根性。自己必須先知本根如何,要量力以赴。勝者一偈可明,劣者萬咒不效。因此,不能羡人之長,亦不必怨己之劣。勝路與劣路,一樣長遠。人家聞一知十,我則聞十知一,一樣可以明白。但能以耐力做去,亦可達佛國也。

第五力:知種種解智力

解,就是眾生之見解。要明白眾生心意如何?對於佛道之行,見解何若?眾生心求心慮,先知其求何在?然後方易於投入,方易於導入正途。

第六力:知種種界智力

界,就是境界。先說本身,必先明白本人現處於何等境界?然後方能就境處境,一切法始可憑境入境。其次談眾生,必先知其到何境界,然後就境引導,如此方得使其入境。

第七力:知一切所至道智力

道,就是修持之路。學佛人士雖虔修不懈,但是否由正道而行?必須知其正確與否。道之行也,有窄有闊,有正有歧,有時似是而非,其中間不容髮。

第八力:知天眼無礙智力

心靜神清,不存塵埃於心中,天眼自明,未來事皆可預見。此之謂天眼無礙。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,而無障礙。

第九力:之宿命無漏智力

知眾生宿命,對眾生過去世之活動,能如實了解,又知無漏涅槃之智力。

第十力:知永斷習氣智力

於一切妄惑餘氣,永斷不生,能如實知之智力。

附記:第九力第十力,待有機緣再予詳釋。

 


四相  

相者,形跡也。執著形跡,心不虛空,滯而不化,是謂之相。金剛經有云:「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由此可見四相之不可有。

 

迷者四相

我相:恃有財富、學問、族性,而輕慢他人,此名我相。

人相:雖知仁義智信,不行恭敬,意高自負,此名人相。

眾生相:好事皈於己,惡事皈於人,此名眾生相。

壽者相:對境起分別心,此名壽者相。

 

修者四相

我相:恃有戒定,而不知別人。

人相:自己戒葷,而不喜破戒者,妄加詆毀。

眾生相:有定無慧,妄自宣傳。

壽者相:對於佛性,只求勸修,不去偏執。

 

不執四相

人有四相之執,易入歧途。佛相空虛,無所留存,一切清淨。萬事不留痕,亦無所住,何有生心?

欲忘四相,並非容易。尤其是一個我字,更難捨棄。對於人我四相,眾生中有兩種見解:愚者作為分相,智者作為見相。譬如以金鑄成牛相馬相,愚者就陷於執相,只知牛相為牛,馬相為馬,此就是分相。智者知牛相馬相本體為金,亦知金牛金馬同是金體,亦能見其本質,故名為見相。其實將金牛金馬一起鎔之,所得的是一片金而已。再將此金另鑄別物,則牛馬之相何在?故相均是幻相,金才是實相。

四相不去,則妄念頻生。所謂念由心生,確非虛語。我們要解空,必先除人我之念,無人無我等於少去分別之心,廚師泰然。如此,四相已空其半。其餘眾生相壽者相,已思其梗概,當然心平平,意飄飄,何有妄念!

總之,既然明白娑婆世界一切皆假,所謂死後何曾在手中?不獨此也,連你身體也是假有,自己要保亦保不住,由此可見,人相我相之沒有真實性。既然明白此點,則早應下定決心,忘卻四相,而尋求自性。

 

自性

自性就是人之個性,自性有生俱來,係接上世所留,從第八識之感染,加入愛心而成。自性初期乾淨無染,及其漸也,由六塵所誘,六根所入,而陷入無明。

佛祖精進論所說:「性之初入清泉,直奔而流,無有阻礙。及其下也,遭遇沙石之阻,停留而滯,故不再直奔向前,不能精進」。試觀小孩之性,天真無邪,其對撫養之父母,別具愛心。由此可知自性最不染,乾淨無邪,具有不執不偏,無人無我,最易發揮般若四智。曉莊法師云:「自性化三身,三身生四智」。誠一語道破自性之重要也。

 


五因六欲

世無不了之事,法無不了之果。是以了字為佛門中最大一個修持法門。百事能了,當然無煩惱存心。故了等於修行到成功之邊緣。

在佛法中,能了則斷。常聞人說:「一了百了」。但到底如何去了?所要了的又是甚麼?

根據佛律所載,五因宜斷,六欲已了。五因是業因、惡因、情因、煩惱因、殺因。此五因都是阻礙成佛之一大拌腳石。

至於六欲,就是色聲香味觸法。因此,不使六欲生根茁蔃,則六欲可了。六欲既了,五因必然可斷。佛祖修行篇記載:「六欲五因,了斷之後,最難存根不拔」。佛祖譬喻云:「大樹留頭,存根不久怒茁新苗,此時更多煩惱,而成斬不斷理還亂之情境」。故除因斷欲,必先從根本做起。何謂根本?意念乃是根本。譬如斬樹,先從樹根入手,則樹幹雖不斬,而根已拔,則樹幹亦必枯也。

六欲不外從眼之所視,耳之所聞,鼻之所嗅,舌之所嚐,身之所觸,意之所受,而得來種種煩惱。所謂根除拔蔃,就是眼之所視如無得,耳之所聞如無覺,鼻之所嗅如無知,舌之所嚐如無味,身之所觸如無物,意之所受如無事。如此根從何生?蔃從何茁?不了亦了,不斷亦斷。阿彌陀佛!

 


因果循環 

種善因得善果,這句話頗有問題。「種因隨意乃真因,得果無意為正果」。此兩句合乎一行三昧之旨。故談因果先要了解一心三昧及一行三昧之意。

 

一心三昧

何謂一心三昧?我們於一切事物一切想象,最緊要就是要隨緣而起因,緣去莫著,不留痕跡,所謂善惡不分者,就是不入徧計之故。既然不入徧計,又何來為善為惡之心?此所以人到了這個境地,亦無所謂為善為惡。此乃一心三昧。

「註」:徧計者,周徧計度,認幻作真。如見路上一條繩,就認作是毒蛇。

 

一行三昧

何謂一行三昧?舉凡一切行住坐臥,四大金剛,必須隨緣,不計造作,從不想及本身利益。到了此時,心地平坦,空空洞洞,自無入識之弊,何來作惡?此謂一行三昧。

 

因果循環

因果二字,實為一體。譬如一粒穀,就是禾稻的果。如果以此穀播種,到了茁芽之時,此榖就是因。所以因果實同一體。

學佛人士最怕種因。因為種了因,就要受果報。本來是甚有道理,但想深一層,佛弟子已經懂得一行三昧,只不過隨緣作事,並無種因之心,又何來果報不果報?因此,老衲最近研究到因果循環論出來。

種因得果,得果之後,果又成因,因果循環不止,所以切勿亂種。但老實說一句,既然修到一行三昧,並無有心種因,隨緣而來,隨緣而去,當不問因果何若也。

 


坐禪與靜坐 

 

禪就是禪那之簡稱。其意義是靜慮。靜就是修定,慮就是修慧。禪那就是定慧均參之意。顧名思義,修定修慧,當然從心落手。心定自然慧生。所以禪心就是修禪第一步。所謂澄湖皓月照禪心。可見得心如澄湖,意如皓月,一無所有,一無所思,就是禪心。

修禪之法,除求定之外,還要生慧。故要把一切思維放下,以智慧去悟真理。求悟之法,要向前行,切勿有歧思,一歧則入魔障。此乃修禪心之不二法門。

 

坐禪

無念謂之坐,不住謂之禪。學坐禪首先要不生念。但有時在靜坐中,不能抑制外境而生念,所以有念要不住。有念起時,一定要把握不可隨境入念,如此才可收靜心之效。故應以無念為宗,無住為體。有念起時,無論前境現境後境,一切皆不住於心,始可得到靜心之功。因境由心生,故一定首先莫住於境。如見境追境,一定入於邪思。再加以心心不息,不獨於自修無用,反而容易著魔,漸入迷惘之中,變成顛狂。因此,見境如幻,此乃不易之理。總而言之,佛就是你的心。學佛不必外求,能靜其心,就是見佛。破執破迷,心無宿物,就是明心見性。

執著執幻、為佛法之一大障礙。如不能不能打破此二執,對於佛理精研,定無成就。

何謂執著?乃因佛理未通,只知向前,誓死不變,不能見境生智。好像叫你向東而行,你就一味向東而走,有大石擋路你亦不顧,向東直撞,則必頭破血流。你應把持向東方向,繞過大石之邊。總之不離東方,自可無錯。如此就叫不執。

執幻就是初基人士,幻有幻無,幻假作真。明知不可得,心中幻有。故此不能明心見性。佛祖說過一句一針見血的啟示:「知幻則離,離則見覺」。能依此滅幻滅執,當有無窮功德在也。

 

靜坐

學佛法不外求覓自性,以明忘我宗旨。修靜是最速見效之方法。心不靜,慮必多。如此修持,何補於事?攝心之法,必從靜起,修靜之始,先由靜坐入手。靜坐之好處甚多,此乃立刻見效,所謂靜而後能得也。

靜坐法形式甚多,有雙盤,單盤,羅漢坐,獅子王坐等種種形式。照老衲之見,各人只宜學正襟危坐一種,以作初入修靜之本。

正襟危坐座椅之高度,以坐下時與膝頭一般高,坐在椅上兩膝平行。背直,身直,頸直,兩手平放膝上。將一切雜念摒除,心內將注意力放在丹田(臍下兩寸),意識放在丹田,用丹田之氣而呼吸。如此自然能將雜念忘記。耳不要外聞,只許默數丹田之呼吸。眼稍閉不能張。張目則易為外界事物影響而有心潮;閉目則恐昏沉,精神不集中。如此攝心,每次半小時,最好一日兩次。如果發覺丹田部位有暖氣,其效已見,不必疑慮,繼續照做。每日為之,不能間斷。如有事不暇,就算兩三分鐘,亦要照做。

坐時要把舌尖頂在上顎牙齒之上,口中不斷有唾液流出,名為天一生水,非常有益,只許慢慢吞下,流多吞多。口閉,呼吸不能用口,一定要從鼻孔中呼吸,如此便合。

靜坐時間,本來不拘。但最好用子酉午卯四個時辰。坐得十多日,便漸覺身體有動搖跡象,不必害怕。此皆因你靜坐時有多少思維,能靜不思念便無事。此一靜心之法,務必有恆,方有功效。一曝十寒,無補於事。靜坐一兩個月,保証你百病不侵。

靜坐時如丹田之氣已動,覺身體發熱,則已入八觸之境。(八觸是將得初禪定時,身中生八種感覺。如動、痒、輕、重、冷、曖、澀、滑等)。見身體發熱,不可開風扇。因此時毛孔張開,易受風侵。只要室內通爽,光不宜太強或太暗。坐前半小時不宜食物,坐後二十分鐘亦不宜進食,但亦不能空腹肚餓。如果發覺身體痕癢,切不可用手去抓,慢慢自然無事。

再深一層,八觸之外,尚有一種幻相所見。此乃內心所生,不必疑神疑鬼。只要明白一切幻相皆是自生,無相便無念,無念自然明。等到丹田之氣,柔柔而升,這是氣充神滿之際,便感覺背上有一股熱流在動作,此乃好現象,不必心急。繼續做下去,很快就通。

 


觀止法門 

空觀體真止

觀止法門又叫做真諦法門,此乃大乘入門之法。何謂觀止?觀者慧也,止者定也。觀止就是定慧。

世上一切現象,由於因緣聚合,有歷歷如真之形象;但到了因緣離散,有歸於寂靜,一無所有。譬如泥土,將之製成瓦器,此瓦器無泥土則不成。但當泥土被破,則瓦器無存,又歸於寂靜。此種虛幻現象,忽有忽無,似有非有,究竟空虛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觀一切現象,都是名相假立,並非真實,這叫做「空觀體真止」。初乘時常常教你們要空一切。到了大乘就不能單憑一個空字做功夫,要空觀體,才能達到真止(等於真定)。好像以泥作瓦器,泥離則散,而又知泥非瓦器,瓦器又非泥。皆由因緣聚合而成幻象;又由因緣離散而歸於無有。因此得一結論:幻象非無亦非有,似有而實無。明乎此真諦,便可得真止。

又如天雲,白茫茫,一片片,但其實雲是無體,以手觸之亦覺無。但以俗眼觀之,明明見有。到底是有是無?所以你們不要執著於有無,亦不可緣攀。此乃真諦之門。到了觀止會合,人之般若便出。故此法門以之作大乘入門。確有妙不可言之處。

 

觀止融一

現象界本無實體,緣聚則現,緣離則散,此所以為現象界也。

三十三天中分有三界:第一,現象界。第二,飄渺界。第三,太虛界。觀止法門屬於現象界。現象界就是名相假立,並非實有。同時我們要明白,觀止非一非異,必先將觀止融合為一,令到現象界有飄渺界之初基,方易達到太虛之境。所以以慧眼觀現象,則六根不搶鏡頭,不搶則寂,寂者止也。佛以佛眼觀象,則萬善齊彰。彰者止於斯則慧也。觀止融一而達其極、則所謂「摩訶般若」。觀止大意,盡在於斯。

天台長者有云:「世上無可羡慕之人,亦無可憎恨之人」。此兩句話,深得觀止之諦。何以故?在現象界之中,我們以觀止含義看來,一切都是如幻如泡,瞬息萬變,人與人之間雖貧富有別,但試問富能享幾久?何必羡慕!天上彩霞,光輝耀眼,是否能永遠不變?朝暉夕陰,瞬刻不同。明知其非實體,又有何值得羡慕?說到恨字,縱有千仇萬怨,亦不必記在心頭,總有一日雲散煙消。因此,佛徒羡恨皆無,心如太虛,不納一塵,此所謂入定。俗語有說:「金也空,銀也空,死後何曾在手中」!其實生時也不會常在手中,試問換了幾許主人翁?由此可知,一切皆假。但有許多人明知世上一切皆假,但仍執迷不醒,此之謂執有。觀止不澈底,菩提何處來?就是此一類人。世間只不過是一所逆旅,寄居時間不多,又何必斤斤計較一切虛無幻境!

 

五眼

明白了觀止之重要性,跟著就要根絕五眼。凡夫因受六欲所迷,不見自己,有眼等於無眼。故要憑觀止法誠心誠意去改造五眼。

改造之法,念念虔修般若波羅密法,是為第一肉眼。眾生皆具佛性,起憐憫之心,是為第二天眼。除卻妄心,是為第三慧眼。憑籍有不作他觀,是為第四法眼。無明滅盡,惑念除盡,是為第五佛眼。如此修成五眼,定必更進一步,成為清淨心田。這樣可使三心兩意不能茁根。

 

三心兩意

何謂三心?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,謂之三心。何以三心要不得?因過去心妄念已盡追尋何益?是以要不得。現在心因內心清淨,不沾塵埃,求現在心何用?未來心,眼前種種已捨不染,望他何為?所以三心之不可求。

兩意者,意志不定,怕首畏尾,患得患失,心如走馬,意亂情迷。如何得靜?所以三心兩意,不能有一分一毫之存在。

由觀止法門,跟著改造五眼。除卻三心兩意,能切實修持,必可究竟成佛也。

 


六字真言  

八字入門

修六字真言,先要瞭解八字入門。此八字為:「生、滅、常、斷、一、異、來、出」。明此八字,再修六字真言,方易入門。否則只見其皮不見其肉,難明真諦。因八字不精,六字不入也。

「生」:生是緣起法。依過去世所作善惡誅業之因果律,而在六道輪迴。多生以來,頭出頭沒,世世受苦。不能了生死,就要再入煩惱域。故應勸修佛法,務求出離三界,不再受生,永脫苦厄。佛法有云:「諸法常住而無始生」。又云:「諸法不自生,不從他生,不共不無因,故知無生」。

「滅」:既有生,定有滅。滅是滅塵而不滅聖。滅不只是肉身之滅,凡住著於心中者均要滅。念生即滅,便可不住於心。維摩經不二門品曰:「法本不生,今則無滅」。能夠不生,何來有滅?

「常」:先有情為常。於事於物戀而不棄,便是有情。一有情意,定感不常。不常生變,耿耿住心,難入化境,是以要無常。

「斷」:先有今無謂之斷。以前所有一切要認定有等於無,斷絕一切情念,無所留戀,不計有無,自然心清慾寡。

「一」:經云:「一則無緣,異則無相」。一者偏於一見,執於一念。照哲理而言,一必無偶,無偶等於無緣,無緣難得善智。故要去一莫執。

「異」:異則無定。今日之藍,明日之黑,無定無固,人曰正,彼則云非。此乃執異之害。有此執異者,則難有真相。

「來」:來乃入世,既已入世,則不問來自何方,從何而來暫且莫究。莫求來處只修出處。

「出」:出者離來求出。處於凡塵難了煩惱,難了七情,必須出娑婆而入淨土。因此,一個修字就可以了出。

修六字真言之前,必須深研此八字之真諦,然後再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本,方可以修六字真言也。

 

修前準備

修六字真言,必先靜慮攝心,五體投入,方能有效。若一面修一面懷俗,則不修勝於修也。同時在修時神意專一,定有心魔纏擾,或見怪相,以分化你之神意。因此不必理會。甚至拍你肩頭,牽你衣袖,亦視若無睹為要。如能在修前空腹,可免有此魔障發現。

同時,一修此法,必須有恆。雖有要事不可間斷。十誦為一首,十二首為一合。每日必修最少六合,否則一退八千里。記著!

修此法者,以茹素為佳。如環境不能食長齋,可食半齋,上午修時不食肉,下午隨緣亦可,但端午日希望茹素一天。

 

六字真言修法

言六字真言,各經文頗有不同之處。因修六字乃是潛在性,不同誦經之朗誦。六字是唯性的,亦可說是唯心的。誦念屬次要,最要點在於觀想化象。因此必先正心正念,才可修持。

所謂六字,在娑婆度經裡面有說,是六位佛聖之名。六聖之中包括有六種佛力。同時齊修六力,便可得度。

六聖之中,個性不同。因此,念誦時聲音有別,茲分述如下:

第一字「唵」:此乃如來金剛之別名,具足消魔之力,性急而威猛。故誦念此字時,要輕要快。所謂快,就是聲宜短,不要托長尾聲,以免刺激唵聖之急性。

第二字「叭」:是歡喜佛聖。具足歡喜緣法,亦稱快樂佛。能為你心性開朗,一無著心,不住不礙。故誦念此字時,可以聲音較大。

第三字「呢」:是斷根佛聖。具足消除各業各障之力。其性嚴謹,念時中庸。

第四字「嗎」:是長生性佛聖。具足一切耐力持久得益之力。性溫和,隨意發音,是最不拘不束之一位佛聖。

第五字「咩」:乃大圓鏡佛聖。具足智慧之力。性嚴肅,發音宜輕。

第六字「吽」:是成就功德佛聖。性慈悲,不拘不執,此字發音在喉部。

六字均有六種顏色來代表,以為初學者易於觀想。其色分別無赤、金、青、黃、紫、白。所謂赤,不是單指紅色而言,赤的顏色,就是與太陽在西時發出之色無異。金時具有閃耀性。青時晴天之天色,又所謂蒼色,又叫淺藍色。黃是深黃,亦叫袈裟黃。紫是淺紫。白是有光芒萬丈之閃耀色彩,有如皎月之光。

六色已言明,至於聲音,不是很重要之問題。唯心唯性,可從自心自性定音,亦無大礙,主要是在觀想。不單觀想六字之佛聖形象,主要是念到那一字要檢討本人行為,務必依照某一字之含義去做,去實行。即依照該佛聖之特長而學習他,由此而修成六種法力。亦即是從心內化境,由境而實際修持。這是攝心攝意之一種方法。所以觀想勝於口誦,因此發音如何,並不重要。

老衲之發音為:「唵叭呢嗎咩吽」。發音既可各各不同,何以要你們跟我一樣發音?因為我之發音,口部各自不同。第一字合口,第二字開口,第三字舌頂上顎而發音,第四字合口而再張,第五字唇音,第六字喉音。如此可以減少一點顧慮,某字輕某字重,某字長某字短,都不必專注,簡便得多。

 

佛祖心傳

關於六字真言,有很多解釋。我唯有依照佛祖之心傳,作一個解說。再加以我之經驗,合而為一爐共冶,望你們得到真澈的領悟。

本來六字是六位高僧之名,各司一職,就是代表六入。所謂眼耳鼻舌身意,以一字代表一入。其義就是六入不住之謂。六入中最難消受就是意字,有所謂一意走千里。故以「吽」字代表之。念到吽字不能高聲。但何以要念六字?就是叫你們要成功不避六入。正如佛祖所說:「不離見聞緣,而亦能清淨本性,才算成功」。所以要你們口中念念不忘六入,而做到雖不離見聞而不住於內。如此,等於戒煙之人,手不離煙,但心中無物,並不想到吸煙。這樣才是真的戒斷了。

 

加持

修六字真言,有一忌諱,師不授徒。老衲既為你們之導師,故不便直傳。特恭請摩詰大師首徒來為你們加持。望努力勤修,早成正果。

 


菩提心量  

智,梵音作般若,(讀音波惹),其義略似靈性。智在佛經中為修持之重大關鍵。

智之種類有根智及後智之分,即根本智與後得智。根智乃有生俱來,亦所謂自性。人人既帶智俱來,但又有深淺之別。大概前生作善多者其智深;作惡多者其智淺。在佛法中,此名為蘊智。(蘊藏於第八識中)

後智乃從自身修持而得來。根據因果論所載,智深智淺,乃前生業力所限。智深者其後智必佳,讓其再高再潔而易成正果,以了此善因。智淺者,其後智必劣,讓其罪惡貫盈而遭天譴,以了此惡因。如此則業債清償。此乃因果論之說法。但根據佛祖言行錄大法般若經所載,則云:「智淺之士,本人能知前業之深,痛心疾改,於後智亦有轉圜之地」。

根智為有生俱來,無須再述。我們所修者為後智。要從附體之靈性,作多方面之領悟。由後智發展成所得智,如此拾級而登,正果必成。

經書有云:「煩惱乃自想而得」。所謂煩惱無性,自想而生。「塵勞非有,乃識而變」。從這兩句話而看,所謂煩惱塵勞,一一皆自尋之。此乃五蘊之過。能夠不著不執,不入阿賴耶識心中坦坦蕩蕩,自然心平無礙。那些魑魅鬼怪,自無立足之地,又何用去破?

「註」:阿賴耶識,即心識之第八識,具有含藏之力。吾人能記憶過往所見所作之一切事物,即由此識所含藏,遇緣而現也。

為人最要就是不存妄念,見境化境,以真知卓見去處理一切幻影,自可收效。總而言之,凡屬一切色相,都是幻體,有亦非真有,無亦非真無,所以一切何必認真!如果能夠明白此理,即可煩惱不生。譬如以光暗二字來說,光暗為相對體,有光自然無暗,有暗自然無光。不能因暗而想盡辦法去破暗。所謂光來暗便去,法爾如此,又何用去破?

 

智理與大道

經書有云:「智理無言,而無不言;大道無狀,而無不狀」。此幾句話,可看出佛知見之大概。

如來說法,並不是因說法而說法。其實如來無立意說法,只是無心插柳。使悟者自悟,愚者漸悟而已。如來無非把其知見述出,以求智者得之而已。

佛說:「佛法不立文字」。所謂不立,立者住也,不立是不住之謂。亦即佛法不能執著於文字,不要被文字牢籠所困。

大道無狀,狀者形象也,亦所謂相。見任何事物,過眼則了。因為相是幻影,不是實相。所以不能留半絲半縷。但亦不能閉目而避。假使特意閉目不見便成空障。是故一定要放開心緒去知去見,但心中不著。這就是不立。

見而不見,知而不知,不能刻意逃避。能夠知見不立,便無障礙。無障礙則心無影像,於是般若即生。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這個道理。能明此理,便是般若上乘。

其次,就是所知所見,認定是幻象幻有,絕不能有分別之心,所謂分別心,就是把所思所見,立而不化,更以之引起一片差別。譬如見一個橙,由見而入知,知甚麼?知到差別。知道此橙皮很厚,知道橙色不夠深黃,於是認為此橙非上品,味道一定差。如此一來,便成障礙。所以要立而未立,知而未知,才是般若。

楞嚴經云:「知見立知,則為無明本;知見無見,則為菩提」。由此可知,我們修持佛法,不能死守法門,更不能以文字而立,不能以語言立之,應透解佛理而修行。

法門是前人所行過成功之路。但前人之環境立場,與今日之處境,俱不同相。以前所走之路,荒僻無屋,今日之路洋洋大觀,比前人省卻許多困難。故改變一下,亦非不宜。問題在於各人之悟性如何?而修持各異。前人之路,只可作為參考之藍本,仍以隨修隨悟為真正成佛之捷徑。

 

真空

菩提心量,大不可當。大如太空,無邊無際。因此此心無狀,沒有方圓大小之類別;此心無染,沒有青黃赤白之顏色;此心無執,沒有悲歡憂喜之情緒;此心無方,沒有上下高低之區分;此心乃超情,沒有善惡好醜之分;此心無始終,如環無端。如此,謂之菩提心。假如有以上之種種分別,則必擾亂人心,而入阿賴耶,成為一種無明種子,永無寧日。故欲發菩提心量,必先搗破阿賴耶識。無此種子,縱使隨緣,亦不會現行。如此方能達到妙有含真空;真空藏妙有之義。所以過往不思量,未來應莫想。此之為真空。

奉勸各位,學佛應先逃出文字牢籠,切莫聽我說空,心中存有空之構想。我所說之空,是不捨、不執、不受。萬不能強自制壓,靜坐不思。如此便墮入無記空境界。一入無記空,便埋沒了許多智慧。此乃邪道,不足為法。須知不捨二字之含義,既來之則安之。心中既有菩提念,何妨緣來接受之,?要隨緣之時不捨不受。如鏡照影,物來則現,物去則沒,如此乃是真空。

 

菩提心量

人之自性,有生俱來,不能用斷滅之道去避免而修空,只能用般若心量去衡度一切。所謂無善無惡,無是無非,總以不留痕跡,不作現行,自然而然,便可不入阿賴耶,不起無明。阿賴耶好像攝影之底片,隨時隨地遇緣即可翻印出來,有此存記,故有現行。欲破現行,先搗毀阿賴耶,欲毀阿賴耶,必先破無明。欲破無明,必先跟隨法性,對一切事物,過眼成煙,不入於心。如此就可自毀無明。因無明之外,絕對找不出再有無明可破之理。既無無明,則無阿賴耶,故不會有現行之見。到此時,心如止水,何來煩惱?如是日久,菩提心量日增。此修行之正路,便可依著直到究竟矣。

 


即心即佛  

即心

有一句話,叫即心即佛。到底如何去即?先明即心,自然知道如何即佛。譬如虛空,鳥飛其中,當然蕩蕩無礙,任你縱橫。現在以心喻空,以鳥喻念。如果鳥飛虛空不留痕跡,自然無所掛礙。這就是教你們前事已過,不留痕跡,自然可以心如太空,乾淨無礙。否則必有纖塵,走入無明境界。

你們要知道,真心亦不能無念。縱使修到慧心,亦難斷滅止念。惟有一法,就是前事過後不留影。等於明鏡,攝照萬象,多來多攝,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,象去鏡空,鏡中何有影像?於是鏡面回復一片明亮。心如明鏡,此之謂也。

本來佛心如鏡,你們若能即心,就是你本人之本源體質與佛心相應,這就是即佛。如果事事留痕,化為識相,心如何淨?佛如何即?

所謂妙明真心,不染點塵,往事絕不留痕,此乃佛心。即心即佛,就是即此真心。過往事如鏡照影,物去鏡空,就是無無明,亦即如來藏心。到此地步,庶幾近矣。

 

慧心

佛祖以太空喻心,以飛鳥喻念。空不礙鳥,鳥不礙空。試看鳥飛太空之中,何嘗有半點痕跡留下。但太空非空,太空之內有日月星辰,何得謂空?所謂日月星辰,各處一位,不增不滅,始然後能靜空。因此,所謂空者,就是把日月星辰視之為幻象,但不能以斷滅視之。總之,幻相非有,莫染痕跡。雖隨緣起念,亦不作實相看待,心中無礙,此乃真正慧心。即心即佛,不外如是。

有一句話,心如止水,照表面思維,亦未盡善。止水也是有水,止水遇風亦可揚波,所以不究竟。一定要水亦幻空,水映亦不留,始謂之澈底。明乎此,慧心之意可見矣。

 

佛心

芸芸眾生,多如恆河沙數,思想立心,千差萬別,良莠不齊。但由意識所生之心,統統都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

金剛經云:「三心不可得」。因為過去心經已事過情遷,瞥然無跡,再想追尋,已無從得見;現在心瞬息萬變,剎那已成過去,此時亦不復得見;未來心經已化實為幻。因此三心亦不可得。

三心既不可得,則百事無礙,自可清淨而入菩提。此時之心才是真心,亦名佛心。即心即佛,何用外求!

 


明心見性  

佛法唯心,所以研究佛理人士,最注意者,就是心字。所謂佛即是心,心即是佛。可見心就是佛之根源。因此佛經中很多以心字為題,特將重要者淺釋如下:

心眼─入定觀想時,一心靜默,心中只觀想佛像。此時也,雖閉目不見其他,心中只見佛像,不用眼而用心,故名心眼。心眼所見,是否虛幻?如果靜慮平心,無阻無礙,所見誠是千真萬確。不獨娑婆世界可以現於心眼,就算琉璃境界,一切亦能真見。總括一句:欲求心眼通,靜思念忽動,以心為眼用,何事不追從!

心印─所謂以佛印心,將心印佛,就叫心印。亦即是事無大小,心中有佛。久而久之,心印一成,則萬事均由佛作主。欲求心印,必要堅持離佛不為,遠佛不幹,以佛為基,憑佛作主,則心印可成矣。

心波─念念相續如水波,故曰心波。法苑諸林有云:「心波如固井,清靜不揚波」。

心要─要者精華之意,心者與心經之心字同解。涅槃經云:「心要從心生,不受一塵染」。

心扉─扉者門也。心而設門,是用以範外邪之侵入。佛經要解有云:「不設心扉,何來阻礙」?

心燈─心如明燈,照澈五蘊,故曰心燈。佛法精華有云:「不栽意樹,未啟心燈」。

心花─心淨如蓮花,出污不染,中通外直。

心證─以心印心,所得見証。故曰心證。

心示─佛之傳法,不著文字,不用口說,只以舉動示意,謂之心示。禪宗多以心示傳法。

心月─心淨如滿月,湛然清澈,謂之心月。菩提小品有云:「心月常開照太虛」。

心王─涅槃經云:「頭為殿堂,心王居中」。故曰心王。

心行─心運行而作事,故曰心行。法華經有云:「佛知其心行,故為說大眾」。

心咒─心咒有三:大咒,小咒,一字咒。何謂心咒?將佛說總總,以自己心得,攝精取華,而誌諸心,如一本字典,隨時翻用,故曰心咒。心咒與佛咒不同,切勿混淆。

 

明心

心性本善,但凡夫偏要回顧,且滲有雜念,既得其相,便縈諸心內,入了第八識而成一種煩惱種子。一遇機緣,便將其茁芽,成了煩惱之因。日久積而成識見,整個心都是複雜非常,惡因蘊藏。怎能消除?是故,學佛人士首宜明心,而達見性之道。方法無他,見相勿執相,見緣只可隨。莫因緣而起念,視相如泡影,無明便可消,真性恆照耀。此為第一步。

第一步既得,心中便無所礙,而亦無所得,其心自然正。如此,般若即生。此為第二步。

莫任由眼前及過去之幻相所打擾,空此一切,不久徧計,如此便得。此為第三步。

以上為明心三要素。

佛之與人,本屬一體,其分別在乎迷悟之差。迷則佛亦眾生,悟則眾生亦佛。此一念迷悟,關係甚大。照老衲之見,人各有心,依心行佛,便萬事皆妥。但有些人捨內求外,到處去尋求佛法。我可肯定,此則必入邪見。依清淨心行事,何必外求!

 

見性

自性人人具足,所可惜者不能空著一切,任由各式各樣之事事物物,滿注心中。試問一個小小心房,堆積如此多量事物之影像,焉得不煩惱重重!

所謂佛即是心,心即是佛,此心要由空一切入手。空者不是沒有之意。空者,一切皆假象,不要看得太緊要。亦可解作空空洞洞,可有可無。來時承之,去時不追。自然心中清淨,一無所住。

心即是佛,故心為佛之原。學佛就是叫你証心。要相信自己的心,就等於相信佛一無二義。人人的心,本自具足。只因受了六根六塵之染。而又不能看空,萬事存放心內,日夕思維有與無,得或失,故不能淨心。因此總不能見性,致有煩惱重重,因思而入識,阻礙甚大。故能明心,就等於見佛。因此,學佛先求諸己。性外見佛,不是真佛,必入歧途。心淨即可見佛,何須踏破鐵鞋向外尋求!

所謂佛,一切都是幻名。佛之與人,本無界限,只在迷悟之差。只要你能明心証心,無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成了佛。何以故?有一句話:「業由自取,煩惱心生」。假使你能夠對人一切事物不入徧計,不有分別心,無好惡之別,其心必淨;無人我之心,其心必平。如此,心淨何來煩惱?阿賴耶識無此記錄,又何來貪瞋痴三毒之阻礙?能如此,定必可見自性。

凡夫到底是人,最難平伏者,就是一個慾字。所謂物慾、食慾、色慾,假使你無分別心,男女一視而觀,莫分這是男,這是女,自然萬念不興,慾從何來?食慾更容易制伏,萬物不起分別心,持著無所謂之心理,無分別好惡,自不會揀飲擇食,但求一飽已足。如此去修,誠成佛之捷徑也。

其次,勿執相。相是虛幻無常,並無實相不變。何苦要以假當真!種種幻相,何必苦苦追求!尤其對於生滅,更不應住心。總求如如其來,如如其去,便是信佛道義。所謂煩惱自尋,皆由心生。所以叫你們要明心証心,其心自空,心空則可見性。

何謂見性?性是心之母,明心見性雖是兩個名詞,其實並無分別,一而二,二而一。總之,能空一切,不住一切,不徧計一切,則你之心當然為原本之心。有原本之心,則為有佛心。一有佛心,原智般若,隨之而生,是為登佛筏

 

心即是佛

學佛並無深奧秘密,亦不必向外尋求佛法。只要尋求本原真心,未受污染之真心,亦所謂本性,自性。最大膽說一句:「你自己的本原真心便是佛」。佛祖本亦凡人而已,何以叫如來?就是如如其來,如如其去。佛經中所有敍述,許多都是假設假相,是借作說真理之指針。所謂以指指月,指不是月。故不可執著。因此學佛只從自己本原真心去求。一味向外求佛,反而弄得你神志迷糊,誤入邪途。「凡事由心」這四個字,應認真檢討,是謂之有心學佛。

念由心生,由緣而起。故人不能無念,只要明白緣乃幻影,不是實相。緣去幻影即滅,應無所住,應無所留,自可明心。故明心見性,絕非難事。第一要空,第二要不入徧計,第三要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幻。因此,不執不著,無分別心,自然而然,無所留戀。無留戀,自然不入第八識。如此,與佛何異!

 


如來心性 

來去

如來者,如如其來,如如其去。何謂如如?這是從心性之動而產生種種幻象。因為一個人不能控制心不起作用。叫你有心不念,有性不想,絕不可能。然則如來心性靠甚麼去維持?此無他,任他如如其來,讓他如如其去,不住於心性之內。來過也好,去過也好,不留不住。維持著清心寡欲便得。

譬如靜坐,內心一閒,便有思潮。思潮來時,不作深一層之追想,則此一思潮便會如如其去。

 

心性

雙耳不聞,則罵也可,讚也好,皆不入性。總之,以如如二字為基本,甚麼是罵?甚麼是讚?絕不起分別之心,煩惱自然無所施其技。此之謂如來心性。

 

無為法

何謂無為?凡人一思一念,皆有其目的。有目的而為,就叫有為。無目的而為,則叫無為。

如來心性,完全沒有自己之目的。所想所望,都是空無成見。無目的無成見,故對於事情之成敗,一無所關。如何有失落之感?如何有煩惱之見?如何有煩惱之來?所以無為法是屬於最高境界。

 

除瞋

一般人最易犯瞋,其理由就是不能澈底履行如如。縱使你修到很高境界,而未知除瞋之法,亦未算究竟。

佛經有說:「一念瞋心起,八萬障門開」。除瞋之法,首要心平,莫懷仇恨。任何不平,都要拋棄,如如其來,如如其去,則不致累積而成雷雹颶風也。

 

修空

佛法教育分為四期。初期曉以空義,萬法皆空。次期開示不能執空。因為執空會弄得神志迷惘,走入了無記空之邪路。到了第三期,更不能空。只知萬事萬物不取不捨,來者任他來,去者任他去。把空字改為「不住」。第四期又走回第一期之空─真空。

修空不是叫你去避有,只是要你不留影像,不住於心,經過了便算。譬如有與無,你如何去應付?最要關鍵就是走中道。怎樣走法?當你有的時候,不住於心,不計較一切,不故意浪費。當你無的時候,不刻意求有。有有無無,均不起分別心,不作計較,讓他如如而來如如而去,便不空也空了。

人心等於太空,太空包羅萬象,但永不留痕。如鏡照物,隨來隨去,永無痕跡。人心如此,能萬念不留痕,心無宿物,不起分別,則亦無阻無礙,如如來去也。經云:「心不留念,妙明則心。不入徧計,是名慧心」。

 


中道  

佛法遍佈宇宙,一草一花,都包涵佛法。所謂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。只要心領神會,到處都可悟得佛法。

我們學佛,首重深明虛幻。能夠了解世上一切都是幻影心魔所形成,何必求得?而且所謂有,乃是轉眼之幻影,到頭來終歸無有。因此,有有無無,無須計較。如果一執實有,定必陷入不拔地獄。

怎樣去消除執有之見?有賴三科法門之運用。

 

三科法門

何謂三科?三科者,五陰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合稱三科。

(一)五陰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又名五蘊。

(二)十二入─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(外六塵);及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(內六根)。又名十二處。

(三)十八界─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合為十八界。

何謂三科法門?說佛法不執著兩邊,以現象界之三十六對為入門。勿著空,勿執有,並破除法相,走中道。

 

三十六對

現象界緣聚而生,緣散而滅。故似是而非,全屬幻影。不作中道之分釋,很難令人明白宇宙間事事物物之實相。

所謂三十六對是:

()有情世間(世間之自然現象)五對:

天與地對,日與月對,明與暗對,陰與陽對,水與火對。

()法相語言(客觀事物存在之形式)十二對:法與語對,有與無對,有色與無色對,有相與無相對,有漏與無漏對,色與空對,動與靜對,清與濁對,凡與聖對,僧與俗對,老與少對,大與小對。

()自性起用(真實人心之活動)十九對:

長與短對,邪與正對,痴與慧對,愚與智對,亂與定對,慈與毒對,戒與非對,直與曲對,實與虛對,險與平對,煩惱與菩提對,常與無常對,悲與害對,喜與瞋對,捨與慳對,進與退對,生與滅對,法身與色身對,化身與報身對。

 

自性

學佛要尋回自性,自性就是為你鋪好三科法門之主要工具。自性是現象界所依,等於泥土為各種瓦器所依。沒有泥土,則沒有瓦器。三科中沒有自性,則宇宙間就沒有法相。

自性不虛,能靜能動。動即不能自制;靜則不執不顛,自生妙用。要達到妙用之地步,則要用中道法。

 

中道法

中道法為解除煩惱之最有效辦法。例如:貧與富是相反的一對,如果你在貧困時,可以拿富字來對。我現在雖窮,如果富有又怎麼樣?也不外兩餐一宿。我現在亦可辦到,何必再費力追求!如此一來,心自然平,自除苦惱。

又光與暗亦是相反的一對,人人羡光而厭暗。若處暗時,不必生厭。因為光來自然暗去。想辦法求光,自然可以去暗。然則雖處暗境,又何足生厭。如此自然心平,何來煩惱?

中道法是語語作雙,盡除兩邊邪見。中道不是將兩邊之意見折中,中道是將相反兩邊之偏見邪見消解,超越兩邊,升高一層面,而透視事物之實相。所謂出六門不留形影,入六根拔起妄念。與人說話,外於相而離相,內於空而離空,不執著,不顛倒,如此便可悟得中道之妙用也。

 


真空妙有 

無住心

空,不是無。空是不刻意求有,亦不刻意逃避。總之:有就是有,無就是無。有之中亦有妙有,亦有空有。不分別此種痕跡,亦不住著於內心。

譬如波浪,波濤起伏,無非是水,波與水實一體而已。波平之後,點點皆水。但要明白水為甚麼會變成波浪?就是因風而成。人們因內心不靜,思潮起伏,念念不息,煩惱重重。就等於水因風而起浪。所以要內心清靜,就要萬事不住心,則心平如鏡矣。

 

不留不追不念

過往事不留痕,不入徧計,自然心平氣靜。世上事物,全是幻影,不是實有。只不過由心所生。夜靜更闌,憶念過去,萬念叢生,思潮起伏,如此何能消除煩惱?由煩惱而轉成識,便永遠不能心平。

往事不留,謂之妙明真心。不入徧計,謂之慧心。譬如以空喻心,以鳥喻念。鳥翔空中,不留鳥跡,一飛即過,何礙於空?假使飛鳥留跡空中,則一定阻塞通道,空變成不空。因此妙明真心之得來,全在一句話,就是「不留、不追、不念」。如此,自然成為真空。

真空是前念不留戀,後念不滅思。(不斷滅不思量)。如果留痕保跡,萬事存心,妄念必起,便是無明。念來不戀,念去無痕,便是真空。

 

無分別心

修空若果只是求靜不思,諸事不理,死守空門,則最高成就只達二乘,不能究竟。修空最緊要就是無分別心。好的也要,壞的也要,善不以為善,惡不以為惡,總求隨緣做事。但要清楚,緣由心生,此乃屬幻。事過之後,根本不入於心,不執不住,無影無跡;坦坦蕩蕩,無阻無礙。如此,妙明即生,自性常明。

 

幻影無痕

空,就是幻象不留影跡。世上事事物物都是緣生,都是假形假象。若果一切當真,必是招惹很多煩惱。故絕對不能回味。而且心中空的意念亦要空掉,不能執空。所謂空空,即不能有空字在心。否則便一定有很重之分別心。如此便不能達到靜心之境。

真空歌云:

空空如無物,心田自然寂;

騰騰無善惡,有無同一律。

不著亦不思,太空如太極。

何事苦自煎?心中無一物!

又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易簀時口傳一偈:

兀兀不修善,騰騰不造惡。

寂寂斷見聞,蕩蕩心無著!

 

第一句是針對一般故名釣譽以善取名之徒而言。行善必須出於無心,亦不以善惡存在心內。所謂有心行善,不是真善。修持者根本不存善惡之念,只憑一點慈悲心,盡責去做一件當做之事而已。做過之後,心中一無所住,亦不起分別心,故無善惡之念。

 

第二句,惡本來出諸有意才可稱惡。無心而作,只屬於錯。但錯完又再錯,重蹈覆轍,則屬於惡了。

 

第三句寂寂斷見聞。所謂斷,就是不留痕跡。人人有眼有耳,何以能不見不聞?不見不聞就是斷。眼見不住心,耳聞不入心,不作意念。如此就是斷見聞。

第四句蕩蕩心無著。可見般若心量之廣大無邊,無阻無礙如如其來,如如其去!

真空,必須面對現實而不留痕跡,不入思維,方能達到有等於無無等於有之境界。譬如戒煙,如果強忍不與吸煙人同聚一起,以避免誘惑。如此戒煙,並非真戒。要不避吸煙人而又不想念吸煙。如此,才是真真的戒煙了。

 

真空妙有

真空就是不捨不受。首先凡事不住心,事無大小,皆作如是觀。不要分善惡,不能見惡者則鄙之棄之;見善者則許之讚之。要做到了無分別之念。不捨就是指此。對善者不討好,對惡者不責怪。就是不受。既然無分善惡,當然沒有捨受。此之謂真空。

「真空藏妙有,妙有含真空」。此句作何解釋?觀乎日月星辰,在太空中,乃可安然存在。太空既是空空如也,自能容納這許多東西,而且各不相爭,了無界限。此乃所謂真空。而存在的日月星辰,就是妙有。時間無際,空間無邊,此其所謂太空。因此,可含萬物而不礙。日月星辰,美惡善劣,全以不捨不受之故,而能以無邊無際不留不擯,而成真空。

小乘之空,只要不執於有,莫怨於無,不憎於惡,不媚於善而已。但大乘之空,是不強求空,不避於戒,來也好,去也好;有也好,無也好,不拒於有,不求於無。樣樣順來順處,不住不捨。所謂如如,就是到了菩薩乘之境界了。

 


菩提自性  

不捨不受

自性人皆具有,初本清淨,由於六根所入,六塵所染,漸失本性。故必以般若之力去維繫,方無誤入。般若含藏菩提十善。菩提本屬梵語,中譯為覺道;自性即本質。菩提自性就是覺道本質。

佛祖有云:「佛門無限,只有一關,自性成佛,莫作等閒」。

菩提自性既然人皆具有,不必修行,亦可成佛。但如何憑菩提自性而成佛?必先明白菩提自性是不捨不受。何謂不捨不受?凡事不住心,不見不聞,尤其是不入思議。亦即眼見心不見,耳聞心不聞。這就是不思議,不住心。如此定可消滅一切煩惱,解除許多妄念。

譬如黃金,本質純正。以之鑄器,如金牛金瓶,器相萬千,但金則始終為金,與器無關,器毀而金質不變。金肯慈悲隨緣,製成器皿,就是不捨;雖成器相,而金質一毫不變,就是不受。總之,隨緣不住境,便可無改自性。自性清淨不染,不捨不受,就是明心見性之法門。

 

不變真如

見性之後,定須明瞭不變真如之義,始可達到「了生死」階段。前諸法不變如金之鑄器,器毀而金質不變。器相可變,法則不變。但法與相不一不異。何以故?譬如手:伸直則為掌,曲卷則為拳,掌與拳,其相不同,故曰非一;但手始終不受影響,拳也好,掌也好,伸展自如,相雖不同,手則無變,故曰非異。

由此可知,法相不變,但非死常。若執死常,永墮生死;若執不變,只入二乘。必須以不住為本,消除斷滅,故曰真如。真如亦有真去。何故叫真去?人之來也,其來如如。從何處來?試問你們知否?來處亦不知,何故計較五陰之入心而斤斤思議於去?且其去也不知如何,因此叫真去。俗子凡夫,耿耿於生死二字,其實去也不過是身上一點塵埃,以手抹去,便是乾淨,又何必怕?何必戀?總求自性在心,便可成就。總說一句:萬事不住心,便可無礙,因此,人心最為關要。

 

心之妙用

心本無物,見相有住,心中生有,念念不忘,故生煩惱,此謂之凡心。凡心者,憂慮之所藏,有無之所集,得失之所繫,故難脫生死輪迴。如果尋求自性,心中湛然,無所或住,寂然如鏡。則能破斷常之見,不受四大所控,不受事物所限,如此輪迴於我何關?此乃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之理也。

佛祖說大般若經,以有無二字限於眾生。有無本是不二,有等於無,無亦等於有。佛說有,就是對初基者以實體証虛法門,導人見相生善;說為者,就是欲令眾生離相去妄。其實有非真有,無亦非真無,有無二字實為一體。如若分別起念,執有執無,党墮入劫途,難出輪迴,生而後滅,滅後再生,永遠沉淪於生死之門。

心之妙用,在乎心無所住,以自性智慧去破除一切有無之虛妄,便可湛然自寂,達到心中無一物之境界,大般若經云:「見相非相,便可成佛」。

 

自性般若

不捨不受,不思不議,便可從此路而得自性,佛門中稱為自性般若。欲去煩惱而見菩提,除生死而入涅槃,必須依循般若之路,萬物不留影像,萬事不入思維,如此淨心,必可見金光如錬也。

不捨不受,只要清楚真空妙有之旨,便可成就。真空妙有,不外乎離相莫執。捨也可,受也可,總要捨後不住相,受後亦不住相。有時境隨緣生,當然要隨緣,但切勿有執念,心中一無所住,連善惡都不起分別心。

說到真空二字,真空非空,空中含有,此乃謂之真空。譬如太空,空空蕩蕩,一望無垠。但太空之中,藏有日月星河,森林火山,彼此了無界限,各不相干。所以空中含有不捨不受,不住不執之道理。

未來佛法也是空虛,佛法乃前賢成佛所經之一條道路。各人所走之路線不同,故法門無量。譬如由香港島往九龍,有人說要乘船,有人說搭巴士,有人說要坐地下鐵路。說法各異,但都是經驗之談。不論依誰所說,都能到達九龍。問題是那一個所說較為快捷,那一個所說較為適合自己之條件而已。

 

尊者偈語

尋求菩提自性,所謂不捨不受,不執形相,不存空有,便可成就。但初學此門,並不簡單。為使各徒能深入領悟,特將涵寬長者偈語錄出,俾各自悟菩提自性之真諦。

平等無高下,如夢亦如幻,不起凡聖見,不作涅槃解。

二邊三際斷,亦不作斷想;常應諸根用,亦不作用想。

分別諸法門,不存分別念,境緣為幻有,幻有自性空。

得大無礙智,涅槃亦如是,無上大涅槃,遍週一切法。

譬如諸瓦器,形象各不同,形象雖不同,泥土則無別。

器相雖萬千,泥土無稍異;瓦器有美惡,泥土無或異;

瓦器有成壞,泥土無生滅。因緣具足生,因緣離散滅。

涅槃亦如是,生滅何須記,點點不留痕,心中常寂滅。

人皆苦寒時,我愛夏日熱。來者既無方,去時亦無處。

涅槃與生滅,本是同一體,留痕為生滅,無住即涅槃。

記取眼前事,不宜追往跡。

 


佛乘大意  

 

芻言

學佛人士,修到佛乘,就是最高境界。到了此時,以前種種,皆無實用。所謂佛法不是佛法。亦等於修大乘時之佛法不離世間法一樣意思。有些人說:何以不在初基時便修佛乘?何以要分開三次來修?殊不知初乘中乘大乘都是階段。等於渡河要舟,既渡彼岸,則舟筏就無用了。因此,修到佛乘,以前種種就要放棄了。

三十三天

在大乘中,仍沿習小乘章法,一切思想離不開須彌山境界,以此作為藍本。到了佛乘,所思所做,均要離開須彌而上更高一層,所謂三十三天。又叫做虛無飄渺境界,亦即是乾淨土。到了此一境界,六(待續)

我們為甚麼要道此一境界?怎樣才可以到此境界?淺而言之,就是化四智為大圓鏡,尋回不的原有自性。

本來佛乘是不可說不可說。故只憑老衲之經驗對你們逐一講解。但只要是要你們認真自明自悟,切勿走入文字牢籠。要用自己的自性般若,去分別求取精義為要。

三身

佛乘就是最上乘。修士到此境界,便具足清淨。以前所學之佛法皆用不著,連佛法也不住於心,經書文字也不在念。此時最怕就是文字執。到了此境界,將三身發明四智,乃第一步工夫。因為三身乃由自性轉變,如果只知三身而無自性,即不能稱為三身。既悟三身而無自性,只能稱做四智菩薩,亦不能算究竟。

所謂三身:第一身叫清淨法身,就是你本人之智性。第二身叫圓滿報身,就是你本人之靈。(亦可說智)。第三身叫千萬億化身,就是你本人之行。總而言之:三身不離自性。將你個人變作三身,此猶未足,再將三身發明為四智。

轉三身為四智,此乃最重要關鍵,有一偈不妨細味:

本性具三身,

明心自見性;

不離見聞緣,

超然登佛地。

 

四句之中,最重要就是第三句。一定要以超凡之身,忘卻以前一切,亦所謂轉識成智。但不必做到不見不聞,所以叫你們不離見聞緣。等於要你去戒煙,你不能處處避開吸煙者。一旦遇著吸煙人,你也許再不能戒。故避不是澈底辦法。不聞不見非上乘法,有聞有見而不留其跡,才是清淨。

 

四智

三身既悟,又從那裡去發明四智?第一明心,第二見性。由此兩點已經成就了第一智之大圓鏡智。大圓鏡智乃第八識所變。第八識是含藏識,即阿賴耶識。有住有掛,永遠不能為你清淨法心,就是不能明心。大圓鏡就等於一塊明鏡,物來則現影,物去則影去,永無痕跡可留。所以常樂,亦可見性。

大圓鏡智一通後,其他三智,自然不修而通。其理由,可觀下偈:

大圓鏡智性清淨,

平等性智心無病,

妙觀察智見非功,

成所作智同圓鏡。

 

由此而觀,最重要者就是大圓鏡智。明心之始。其他三智乃從大圓鏡智所由生。其帥已破,眾卒何能不依!大圓鏡智乃由阿賴耶集合而成,而阿賴耶有捨有受,無一不入思議,生滅之源永在。不轉阿賴耶不能使心清淨,就是此故。

 

明心見性

所謂明心見性,應該說是先見性然後明心。因為性乃自己帶來。所謂性本善。而心則容易受思議而生心。性則不尋不得,性雖失而易尋回。雖一時蒙塵,但不為所染。只要不住不留,便容易得到。心之所以外馳,皆因不淨。修心之法,首要不捨不受,不思不議,自然乾凈。老衲之成道,是依循師訓,就是以「不捨不受,不思不議」而傳心印。其實到了佛乘最高境界,一切皆空,不留影跡,不避見聞。本來有眼有耳,何能避見聞?佛說:「見者自見,聞者自聞,事不及因,念不合宏,(宏者尋根之謂),自然無跡,當可明心」。只此而已,不必外求。

阿納智

佛乘是已步入真空,對於真空境界,更加澈底。不獨不捨不受,簡直將第八識完全化為大圓鏡智,再由大圓鏡智變成阿納智。何以故?大圓鏡智仍是有物在胸,阿納智則不存於胸內。用時始有,不用時點滴不存。如此不是更加澈底嗎?

不獨此也,有一法門叫做離世法。與世間完全脫節。因此更無點塵。除非立願回塵救俗,否則不露不管。觀世音菩薩就是要立願救人,不登佛位,堅不離世。聞聲救苦,有求必應。所以有「家家彌陀佛,戶戶觀世音」之傳誦。

匡濟眾弟子附記:道濟師尊,抱救世之心,出世而又入世。隨緣應機,方便說法,柳筆乩壇,不知喚醒幾許痴迷,度人濟世,救苦解難,事蹟斐然,罄竹難書。此所以濟公活佛之洪名,婦孺皆知,人人敬重也。


菩薩戒

 

受菩薩戒,出家者男稱比丘,女稱比丘尼;在家居士則男稱優婆塞,女稱優婆夷。受戒之後,依戒律認真修持,當可達究竟也。

菩薩戒之戒律為:

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救人救世,慈悲喜拾。吾願永世虔遵此旨」。

今日老衲為你們點傳之師,雖能德俱賒,但依旨而行,總較老法師施戒為佳也。茲將戒律之含義,詳示如下:

諸惡莫作─所謂惡,並非單指殺人放火為然,凡屬損人利己,邪念妄心,亦算惡途。現在只要你莫作而已,比丘受此一戒,要諸惡莫想,想也犯戒。

眾善奉行─不是專指施財施法,只要利人半點,已屬善行。捨己為人,損己利人,就是行善。

救人救世─勿以為力薄能寡,何以救人?須知一言可以救人,一舉手一投足亦可救人,一言興邦,一言喪邦。不能以無力而作搪詞也。

慈悲喜拾─慈悲者,別人之事如己事,他人之憂如己憂。捨有捨出捨除二義,捨出者,如金銀法力之布施,要歡歡喜喜自動盡力而行。捨除者,就是對自己不良習慣及行為,自己樂意去捨除。換一句話,捨除就是改造。

以上戒律大意,你輩應依著去實行,必有所成。老衲萬分希望不久將來,續開三戒法會及八戒因緣。假使各徒具足十二戒,則成菩薩。門前桃李,枝枝已綴繁花,不待東風,皆能自放。勉之!

文章標籤

boktakhongkong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