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花集第三集

第三章 法門

法門之選擇

法門有八萬四千個,學佛人士若想了生死成正果,那麼就一定要選擇一個法門堅修謹守,定必成功。

初學佛者,以法門如此之多,到底那一法門易學易修?胡疑不決。即使決定了,又因親朋戚友之言,從此一法門又轉修另一法門。弄到非驢非馬,,誤了大好人身,殊為可惜其實個個法門都是好的,每個法門都可以成佛,不能成佛的就不叫法門。法門都是根據前人所修成正果的舊路,故條條大道通佛國。只要適合你本人修的法門,就是好法門。因為人性有別,環境各殊,興趣有異,因此有種種法門之別。

在選擇法門之前,一定要先明白該法門之方便法。每一宗派都有其方便門:如淨土宗之念佛方便,法相宗之五重唯識,天台宗之三觀三智,密宗之持咒真言,宗宗都有方便。初學者必先揆機揆緣以選擇。不能說某一法門好,某一法門壞。總之,適合你個人口味你就選這一法門。切不可跑法門纜,今日法相,明日天台,忽顯忽密,如此則非驢非馬,終無所成也。


體真止

體者體察,真是真如,止是止息一切扳緣妄念。體真止就是體察真空之理而不動心之意。

人誰不想了生死?欲達目的,必須選一法門去真修實修,方能成功。倘若時時換法門,徒得一個走字,無所有成。

體真止就是最方便之法門。只要你能明白真如含義,非空有空,法實無法,能從止於一切扳緣,不要見緣入緣,不可希冀,種種空空泛泛阻阻礙礙的路上。要真真實實,止息一切妄念幻覺,則可成就一切功德。

學佛修行,不要只看佛經就算了事,務必細味經中奧妙。徒看而不觀想,只能說是文字因緣功德,於修行無補於事。所以體字就是要你細加體察觀想真空之理,然後才到真正止念。


隨緣法門

隨緣就是隨環境順其勢而行,不與之違逆。如前章所述之翠竹,虛心俯順風勢而不與風逆。風過之後才回復原態,因而風雖烈而竹仍可不摧也。

有人懷疑,他人叫你犯罪違規,亦要隨緣耶?總之任何事,非出自本心,而又不為名利所關者,亦不妨隨緣心默,以伺機點醒迷者。例如六祖之受獵人看網,在表面看,出家人已犯了殺戒,助獵而捕獸,應乎?但六袓候機默默,以網開一面而縱獸,此非功德耶?最妙者衹是網開一面而不開四面,因為開四面則對獵者不忠,僅開一面則成中庸之道。而口說:「智者從此門出,生者生,歿者歿,任天演之。」如此做法,恰到好處。又在獵人隊中,以獸肉為食,而他衹吃肉邊菜。此又何妨?不滿現實不能隨綠,就是佛法之絆足石。故對事對法,不能固執,一有執著,便失活力,難以精進也。


在小乘佛法中,對於如來各戒,都要謹守不渝。反之,到了大乘,便不注意。譬如茹素,其意義有三:第一戒殺,第二恐誤食前生父母肉,第三食肉可以動慾。但到必要時,不要執著,亦無碍于佛法。現在舉二個故事,以供參攷。

張獻忠時代,屠城七日,死人無算。破山和尚為民請命,求張定固不要再殺人。張命人把豬牛等肉推出,對破山和尚說:「你能把各肉食完,我就依你所求,不再屠城」。破山和尚初以不能破戒而不允。旁有一從者對和尚暗示:「為百萬生靈活命,何惜如來一戒」?破山一聞此語,便知自惑於執。遂 盡食各肉。而定國亦盜亦有道,停止再殺。

五代時,後周大臣柴榮,是一虔誠佛徒。當時朝庭窮困,百姓無以為生。柴榮建議將全國銅鑄佛像盡燬,以銅鑄幣。全國佛徒加以非議。柴榮說:「佛是不重自身,苟能救人,真身亦何捐獻,況銅鑄假身耶」?

觀乎破山與柴榮之深明大乘之秘,為萬民蒼生計,雖破戒亦無妨。為自身利益計,則萬萬不可。此乃執與不執之抉擇要點也。


時代進展與修持

世界愈繁榮,罪惡愈複雜,而思想當然愈來愈偏激。對于修持者亦愈來愈受影响。因環境之繁雜,物慾之引誘,定會影响修持之定力。尤其出家之戒律,有時亦難以堅守。

時代轉移,現在環境與以前許多不同,故不必固執於一面。佛陀早知此點,故提示如何去應付時代之遷移流轉而不違背佛教宗旨之辦法。

「見緣隨緣,見境就境,不即不憶,過眼如煙」。此一叚偈語,就是應付時代轉變而不影響佛教宗旨之最佳辦法。

見緣不隨緣,令人格格不入,難以度人。見境不就境,對於出世而未入世,如何可以救人?總之,不即不憶。如此,無所動於中,雖隨緣就境,又有何害?


顛倒法

佛法是對初基人士而設,在小乘法中,叫你守戒,除三毒,遠離顛倒夢想。但到了大乘,就不同講法。佛法等於一艘船,在你未登彼岸之前,無論如何總要有一艘船度你過去。但一達彼岸,這艘船就無所用處,而且必要捨去,才能登岸前行。

大乘法中有一個法門,叫做顛倒法。在初基時要遠離顛倒,但到了菩提戒以後,又要你入顛倒門。看起來似乎很矛盾,其實非常簡單。現在我舉一個譬喻來解釋這個理由。

一個人要戒煙,初時一定要他與煙絕緣,甚或用強迫性去要他戒煙接近,而能無動於中。這樣才算永遠戒除。

老衲得道後,已經對於一切戒都不起念。所以肉邊菜,酒中色,我也有胆去顛倒。可是,一切如夢如幻,如真如假,半絲半毫亦無染於老衲之淨心。到此方可說是究竟。


禪定

人之思潮如瀑布,洶湧而下,湍流不息。佛徒之修禪定,就是要將如瀑布之思潮降伏,使心定而不動。

修禪定有三個階段:初階時,思潮起伏,心情繁雜,煩惱如潮湧。修士此時以為不對,其實此乃進步之現象。何以故?試以瀑布為証:瀑布之水等於人之思潮,奔流不息。坐禪想入定,等於阻瀑布之水不流,用石阻其上流,以為可以阻斷。殊不知一阻之下,水流橫溢,成為支流。等於初坐禪時雜念更多一樣道理。

第二階段名為幻想。坐禪到了第二階段,常見各種形像,或神或佛或野獸等。各人以為進步,其實此乃幻想,不要信以為真,一切幻像都是自己心魔作祟。如果信以為真,便成了著魔。當修持者未入定境之時,心魔等於瀑布之支流,散而出歿,一切為幻。以前有一居士,坐禪數月,忽見猛虎一頭,由小而大,大到撲向居士之身,把他嚇醒,不敢再坐。求教於其師。其師不直接解釋原因,只叫他繼續坐禪,如猛虎再現時,用筆向其肚上寫一個佛字便得。於是居士翌日坐禪,再見猛虎。立刻用筆在虎肚寫上佛字,虎即逸去無蹤。遂將情形稟告其師。師笑曰:「你看看自己的肚皮如何」?居士如命脫衣,見自己肚上有一佛字。於是明白猛虎就是本人。由此証明猛虎之幻像原是自己。若信幻像為真,便有著魔之害。

第三階段:坐到耳不聞,目不見,心如止水,漫漫入定。定必生慧,方算成功。

坐禪之法,或以己身為目標,或以鼻前三十指處注視一點,或以佛像觀想等,統不外求集中視力,以攝其心。

修定並非一定靜而不動,密宗之拳修,達摩之易筋經等,都是以動而修定。定者定其心,定其神,而非定其體也。總之,專心寄托於某一物或某一動作中,神存於內,便可入定。


靜慮法門

人之心境,本如一片平湖,靜如明鏡,水波不興。湖水如鏡時,不獨光可鑑人,整個天外環境,亦可照於湖中,星光月亮,滿湖皆是。但偶或風吹縐,就混濁不清,一無所見。人心亦如是,心不正則慮生。欲求靜慮,可作如下之修持:

第一:「離欲,離惡,離不善,有尋有伺」。如此,自然離苦得樂。但有樂仍然未能究竟。

第二:「內正心平,無尋無伺」。尋者尋覓,伺者等待。有尋有伺仍然尚有牽掛,故不能徹底,因而要內正。內者心也,正者平也。不去尋,不去伺,簡直連一個離字都不在心,然後才是真樂。達到此境仍未究竟。因仍有一個樂字縈繞胸前,心中仍有物存在。學佛最忌有所住,雖有真樂,仍嫌住心不捨。

第三:「離樂等靜」。等者一切也。此時便入正樂。雖入正樂,仍未成就。

第四:「離樂方正」。此時也,自然而然,不知善惡,不明憂樂,一切無所住於心。如此,方達到靜境。


通智

修靜慮法門,可達菩薩境界。如繼續進修,便可入通智境界。因靜慮進修,心地清淨,無阻無礙。等於耳內穢垢盡除,了無阻隔,當然聽覺靈敏。故靜慮進修,即能成就五通。五通者: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住通、如意足通。何謂通?就是了知眾生前後際之一切。能通當然前無阻礙,心清無識。猶如無雲天氣,遠望群山如在目前。

有通仍然未足,必須有智。何謂智?就是了知世間一切,而不著於一切。亦即不著於眼前形相,不留一點形像於眼內。否則眼內留有塵沙,還能天眼通嗎?天眼通了之後,能了見諸佛聖行;天耳通了之後,能了聞佛說音語;他心通了之後,能依照眾生心性或眼前之形象,加以提施,始能達如意足通也

文章標籤

boktakhongkong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